首页 瓷器 玉器 铜器 紫砂 文玩 宝石 水晶 考古发现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玉器>和田玉>和田玉知识
挑选和田玉器的三要素
时间:2022-11-22浏览:1

1.jpg

现代和田白玉少女

中国玉器的历史悠久而漫长,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玉器作为最具民族情结的中国文化符号,一直以来在中国人心目中都象征着圣洁、高贵、美丽、坚贞,因此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对玉最为推崇和喜爱的国家,没有之一。

和田玉作为中国玉器的主流玉料,因其具有温润莹洁、缜密细腻的优秀特性,几千年来倍受追捧,一直受到人们的热爱。

2.jpg

和田玉籽料原石

如果说古代玉器的鉴定和断代要从:料、工、型、纹、沁等几个方面着手,那么现代玉器的选择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简单来说有三个要点:

首先,玉质。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历经八千载的发展演变,中国人对玉的理解早就已入化境。

中国古人辨玉有"首德次符"之说,这里的"德"即指玉石品质,而"符"是指玉石颜色。

意思是选择玉石首先要注重玉质,然后再去追求玉石白度颜色。

3.jpg

上海博物馆藏清代青玉三羊

4.jpg

上海博物馆藏清代青玉三羊(局部)

玉质的范畴较为复杂,其中包括脂份、细腻度和浑厚度等诸多方面。

俗话说:千种玛瑙万种玉。如何正确理解并准确分辨和田玉的玉质优劣,是每一个爱玉人的必修课题。

但是事实上,玉质评判需要相当的专业经验,不但普通人大多不明就里,就连许多业内人士对其的理解也常有偏差。

因此我们可以将各种玉质评判标准综合起来,用一种最简单、最直观的标准对其进行总结。

如果用一个指标对玉质进行高度概括的话,那就是"润"!

5.jpg

现代和田白玉观音牌

6.jpg

现代和田白玉观音牌

正所谓"珠圆玉润",关于玉质优劣评判最基本的原则,智慧的古人早就已经给出了完美的标准答案,由此可见中国古人对玉石品质的深度解析和精辟概述确实可谓洞若观火、入木三分。

所以我们在选择现代玉器时,只要恪守"润"的原则,所有和田玉的品质优劣都将一目了然、尽收眼底。

这也告诉我们,在选择玉器时切忌舍本逐末,千万不要一味追求白度而忽略玉质的核心价值。对此笔者无相有道可以负责任地说,不润的玉石,肯定不是好玉石!

7.jpg

现代和田籽玉连年有余

其次,工艺。

从古至今,玉器的价值构成除了原料价值之外,最重要的就属工艺价值了。

无论文化时期还是商周战汉乃至宋元明清,历代古玉珍品无一例外都是通过工艺来体现并承载历史文化内涵。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如果没有工艺,再出众的美玉也只是"玉石"而不是"玉器"。

8.jpg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洒金皮和田籽玉

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有若干清宫旧藏和田籽玉原石。

尽管这些美玉原石被古人精心配以紫檀底座,也曾是帝王天家的心爱之物,但是若从历史文物的角度看,其价值却和现代采集的和田籽玉区别不大,原因正在于"玉不琢"!

因此我们在选择现代玉器的过程中,対玉器作品的工艺水准不能放松,不仅要在日常的收藏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素养,同时更要树立"宁缺勿滥"的精品意识!

9.jpg

现代和田籽玉弥勒笑佛

10.jpg

现代和田籽玉弥勒笑佛

11.jpg

现代和田籽玉弥勒笑佛

最后,品相。

选择和田玉器的最后一步,就是要认真检查玉器的品相和瑕疵,因为在现代玉器作品中,品相完美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玉器价值。

玉器和很多艺术品一样,价值与品相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成色上的细微差别和并不明显的微小瑕疵也许就会让玉器的收藏价值大打折扣。

玉器中的"绺"是指玉石内部的裂纹,如果"绺"发展到玉石表面,那就叫"裂"了。

12.jpg

和田玉的绺裂

无论是绺还是裂,都属于玉器品相的瑕疵,个别严重的绺裂,甚至还会对玉器的耐久性产生直接影响。

在和田玉资源日渐匮乏的今天,和田玉料本身就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

因此在玉器加工过程中,当玉石的瑕疵在创作中无法规避时,有些工匠会利用巧作或"加花"工艺对绺裂进行遮掩。

例如一件设计完整的玉器作品,图案中忽然出现了局部不很协调的繁缛纹饰,那么在这些纹饰的下面,很有可能就存在着难以规避的绺裂或者瑕疵,这时如果不仔细检查,可能就会留下遗憾。

13.jpg

和田玉器工痕下的的绺裂

在现代玉器加工工艺中,在最后的打磨抛光完成后,还有一种相当普及的工艺流程——过蜡。

过蜡也叫封蜡,是把玉器放进融化的液体石蜡里浸泡,或者稍微加热玉器,把白色蜡粉喷上去,再用毛巾擦拭。

过蜡不仅可以提高玉器表面的润度和光泽度,同时还能使石蜡渗透到玉器的裂纹当中,从而达到掩盖裂纹的目的。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随着裂纹中的石蜡挥发殆尽,原来的裂纹就又显现出来了。

玉器的绺、裂、棉、僵等都属于玉器瑕疵的范畴,所以在选择玉器之际,一定要认真检查,马虎不得。

14.jpg

现代和田黄玉佛手

综上所述,尽管现代玉器的选择远不如古玉的鉴定复杂,但是却也见微知著地反映出中国玉器博大精深的厚重内涵。

玉质、工艺和品相,三要素的把握理解与融会贯通,既是对传统玉文化的继承,同时对玉器收藏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5.jpg

和田碧玉貔貅

16.jpg

和田黄玉少女

17.jpg

和田白玉汉印挂坠

18.jpg

和田玉平安无事牌

19.jpg

和田玉象

20.jpg

和田玉仿古凤牌

21.jpg

和田玉弥勒笑佛

22.jpg

和田黄玉路路通

23.jpg

和田玉耄耋富贵

24.jpg

和田黄玉莲篷

25.jpg

和田黄玉手串

本文标签:
热门文章
全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