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县琉璃河镇东北2.5 公里的台地上,包括董家林、刘家店、黄土坡、洄城、立教、庄头等村,面积达5.25 平方公里。该遗址于20世纪40年代发现, 自1973年开始,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就在这里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结果表明遗址为西周燕国的都城遗址, 由董家林村古城址和黄土坡村墓地组成。
城址位于遗址中部的董家林村及其周围。城址可能是长方形。由于南城墙被大石河冲毁,城址现存形状呈“门”字形,北城墙长约829米,东西城墙北半段残长约300米。在城墙外还发现有城壕。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曾经对城墙进行过发掘,城墙是在事先平整过的地面上,夯筑而成,与商周时期常见的筑墙时先挖掘基槽的做法有所不同。城墙可分为主墙和内外附墙,采用了分段、分层夯筑的方法。在城墙的东北角发现有1座西周初期墓葬打破城墙的内附墙的现象。据此判断城墙的始建年代不晚于西周初期。1996年发掘中,在H108内获得刻有“成周”字样的卜甲,H108是遗址中时代最早的西周遗存之一。此卜甲的发现为琉璃河遗址的分期与断代提供了新的依据。
墓地位于遗址中部的黄土坡村北及城址东侧一带。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61座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大型墓,墓室大,且有墓道,仅M202一座。中小型墓葬则无墓道。部分大、中型墓祔葬有车马坑,也有将车置于椁顶之上,有的小型墓中随葬有车马器。葬具主要是棺、椁,棺椁的多少或有无与墓葬的大小成正比。随葬器物一般置于棺椁之间,或棺前,有的中型墓的随葬器物放在二层台上。葬式多为仰身直肢,个别墓葬侧身屈肢。发现有少量殉人和殉狗的现象。
参考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