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纵50厘米,横320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作者董源(约937-962年),字舒达,钟陵人(今江西进贤西北)人,南唐时曾任后苑副使,后苑又称北苑,故人称“董北苑”。善画山水,多作江南平远风景,画法独树一帜,为画史所称“北宋山水三大家”之一。
此画为绢本,淡设色画,图绘江南夏景山水。右起是平静的水面,中远处有一细长的小洲,稍近为一渔船,坡岸平缓,冈峦起伏,草木葱荣其上,洲渚错落,树木繁茂,房舍掩映其间,偶见劳作的农人,垂柳依依,空气湿润,山形朦胧,整个景象与米芾所言“峰峦出没,云雾显晦……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及柯九思所说“冈峦清润,林木秀润,渔翁游客出没于其间,有自得之意”完全相符。
山口待渡图 卷首
所画草木、山峦,水墨清淡湿润,皴染浓厚,复加皴点。北宋米芾极赞其山水画,称“唐无此品”,对元以后山水画影响很大。曾入藏元内府,卷后有元代虞集等人诗题。该图的绢质、尺幅高度和画法,与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董源《潇湘图》卷一致,似原为一卷中物,皆为董源山水画的代表作。
山口待渡图 局部
山口待渡图 局部
参考文献:
马自树主编:《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