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土文物看,历史发展到能够生产出专供做服装的材料——纺织品时,以兽皮为基本材料的“原始服饰”可能早已自成规模,中国服饰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时代,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发现了与服饰有密切关系的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此外还有两件磨光和刻有弯曲或平行浅纹的骨角器。 骨针长约82毫米,最粗处直径约3.3毫米。通体磨光,针孔窄小,针头尖锐。骨针的发现证实了山顶洞人在距今大约两万年前后,就已经能够用兽皮一类的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了,揭开了服饰文化史上最早的篇章。
山顶洞人的骨针
山顶洞人以兽皮为材料制披围式“服装”,推测已掌握了初级的鞣皮技术,将兽皮软化,以石片裁割,再将柔韧的纤维等搓捻作“线”,用骨针缝缀起来。 山顶洞发现了7件钻孔的小石珠,白色,样式不甚规则,形体大小一致。它们的表面染成红色,散布在一个头骨的周围,研究者推测这可能是当时的头饰。此外还有用天然的椭圆形黄绿色小砾石制作的磨孔石坠。这些装饰物上面出现的钻孔、磨制、染色等加工技术在旧石器时代的遗物中是首次发现。
山顶洞人的项饰
在山顶洞下室埋葬的尸骨上散布着赤铁矿粉粒,随葬物有燧石石器、石珠和穿孔兽牙等饰品。此时男性不仅盛行装饰,部分男性装饰品的数量远高于女性。山顶洞人的141件装饰品中,兽牙、犬齿占了绝大部分,达125件之多。有学者推测,最初拔取野兽的犬齿可能是猎手的纪念品,随后演化为装饰。 山顶洞人的文化遗物,在服装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这证实我国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北方先民们已经创造出利用缝纫加工为特征的服饰文化。表明人们的衣着大不同于以往,不再是简单的利用自然材料,而是初步改造了自然物,使其变成较合于人类生活需要的新构造形式。
参考文献:
沈从文:《中国服饰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赵超:《中国服饰的考古文物研究》,四川出版集团,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