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丝织品外,马山一号楚墓还出土了一批纹样华丽、构思奇异、绣工精美的绣品。相对于织锦来说,刺绣品不受制于织机的结构和提花技术的发展,可运用多种色彩的绣线,表现更为丰富华丽的图案。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绣品多以各色平纹绢作绣地。刺绣前将画稿临摹在绣地上,多数用淡墨,少数用朱色绘出。刺绣的针法以锁绣,是由绣线圈套而成,组成链式。墓中共出土绣品21件。刺绣品花纹有10多种,纹样的构图多采用对称的方式,一般按照长方形和菱形布置。纹样主题是龙、凤和各种花卉,主要有蟠龙飞凤纹绣,舞凤舞龙纹绣,花卉蟠龙纹绣,一凤二龙相蟠纹绣,一凤三龙蟠纹绣,凤鸟践蛇纹绣,三首凤鸟纹绣,花冠舞凤纹绣等。在龙、凤主题之外,有的纹样还有虎。动物纹样伴以花草、枝蔓,或为纹样的组成部分,或作为纹样的连接和间隔。大多数的凤鸟图案或简化或夸张,但头部和双翅的特征依然可以辨识,且凤鸟的形象有正面也有侧面;动作或飞翔奔跑,或追逐嬉戏,或凤昂首鸣叫,或顾盼生情,表现了凤鸟的百样风姿。它们纹样华丽,构思巧妙,绣工精细,色彩艳丽如新,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单独的凤鸟则与花卉、草叶相配,多作对角布置。龙与凤的组合在纹样中十分多见。
蟠龙飞凤纹面衾 局部
绣品中最大的一件是对龙对凤纹绢,纹样长达181厘米,由七个单独纹样组成,左右对称。以简练、均匀、流畅的线条勾画出不同的龙和凤鸟,或盘旋、或跳跃,姿态优雅,龙飞凤舞,生趣盎然。绣线以金黄、深褐色为主,还配有棕色、红棕色、黄绿色和灰色,与浅黄绢地相互衬托,是战国时代刺绣的上乘之作。
对凤对龙纹绢面 局部
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最新奇的刺绣纹样是一件袍面上的“三头鸟”图案。绣线有深蓝、翠蓝、绛红、朱红、米色等色,高约60厘米,宽25厘米,下部作正面鸟形,张开双翅为舞步,头上为华丽的冠,两旁垂有流苏,翅膀上曲部分作鸟头形状,并生出花枝向上曼卷,顶部反转倒挂三花穗。整个画面五彩缤纷,于温润之中散发出奇异诡谲的气氛,有学者称之为“三头凤”。这一画面使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楚文化的魅力。
三头凤 纹样
另外出土的一件龙凤虎纹绣同样十分瑰丽,花纹长29.5厘米,宽2l厘米。绣线有红棕、棕、黄绿、土黄、桔红、黑、灰。花纹一侧是一只头顶花冠、双翅张开、足踏小龙的凤鸟;另一侧是一只斑斓猛虎,扑逐大龙,大龙作抵御状。特别是图案中布置的两两相对昂首长啸的虎纹,周身用朱、墨二色作旋转条纹,色彩斑斓,威猛又不失秀美,是花纹中最突出的部分。整体空间布局疏朗,构思奇特,充满了勃勃生机。
龙凤虎纹绣 纹样
龙凤虎纹绣 局部
由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以上丝织品可以看出,战国时代的纺织和刺绣技术已经臻于高度成熟,尤其是纹样的构思创作,充满了想象和生命力,是我国古代纺织和刺绣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笔。
参考文献: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
朱启新 编:《考古人手记》(第三辑),三联书店,2004年10月。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7月。
袁朝:《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刺绣品图案考释》,《中原文物》199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