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的唐高祖陵是沿用以前朝代的旧制,为平地深葬,上面夯筑巨大的方锥形陵丘,外建二重陵垣,四面开门。自唐太宗依九嵕山建造昭陵后,因山为陵成为唐代帝陵的主流,唐代十八座帝陵中,有十四座是因山而建,这样既节省了夯筑陵丘的烦费,又能更好地衬托出帝陵的气势。
陕西乾县唐乾陵平面示意图
唐代沿用北魏旧制,实行功臣密戚陪陵制度,每座帝陵前面都有很多陪葬墓,形成巨大的陵区。唐代帝陵一般由两重围墙,内崇围墙在陵丘或山峰四周,基本为方形,四面各开一门,门外有砖包土阙和石狮一对,南门内建有祭殿,称献殿。南门南面有长达数里的陵道,称神道。自南而北,神道两侧设石柱、翼马、马、石碑、石人等。在陵丘西南方数里建有寝宫,按宫殿体制建有朝、寝两区,规模近四百间,陈设该帝之遗物,并有宫人、内侍按“事死如事生”之意,每日备盥洗、三时上食,定期祭祀。唐代帝陵的外重墙称壖垣,壖垣内为禁区,遍植柏树,称柏城。外重墙外还有一圈界标,划定陵域之外围保护区,称封域,一般陪葬墓都葬在封域中。
乾陵陵塚
无字碑
唐代帝陵中以高宗乾陵保存较为完整,选地也最为典型,乾陵在今陕西省乾县之北,依梁山主峰为陵,在山半开凿隧道及墓室,公元684年唐高宗死后落成。内重陵垣围在主峰的四面,东西1450米、南北1538米。陵垣四面开门,门外各有双阙和一对石狮,陵垣四角建有曲尺形角阙。神道建在主峰南延的小山岭岭脊上,神道两侧相对设石柱、翼马、朱雀、马、人、碑等。岭之南端分为东西两支,各为一小山丘,丘顶上各建有一阙,二阙间设门,即乾陵外重壖垣之南门,垣内即柏城。乾陵陵域有陪葬墓十七座。乾陵主峰梁山高出周围诸山,轮廓浑厚对称,山南小岭脊岭南端二小山丘恰可建双阙及神道,进入壖垣后,双阙高耸,神道步步高升,直指主峰,左右翠柏环拥,极大的衬托出主峰陵墓的气势,也有力地衬托出墓主的盛大功业,是中国古代陵墓选址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参考文献: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编辑委员会 编:《中国建筑艺术全集12 佛教建筑(一)(北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二版。
傅熹年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建筑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