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原料是史前人类制造工具和从事生产、生活活动最为重要的物质资料。对石料性质、来源与开发利用方略进行研究,对于揭示史前人类的工具制作水平、资源的认知开发能力以及人群流动模式和栖居策略等具有重要意义。近日,《考古学与人类学科学》(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发表了题为“Lithic raw material economy at the Huayang site in Northeast China: loc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as adaptive strategies in the Late Glacial”的研究论文。论文对中国东北地区小兴安岭南麓桦阳遗址石器原料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在距今约1.5-1.4万年,该地区的史前人类对石料资源的采备和利用策略呈现出向本地化与多样化转变的趋势,并显示出与更新世末期晚冰期阶段气候环境变化的相关性。
图1桦阳遗址地理位置与探方分布(岳健平、杨石霞供图)
桦阳遗址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经过系统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其中遗址第2文化层(距今约1.4万年前)作为主文化层揭露出数以万计的石器遗存。研究者以该阶段的石制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野外地质调查、显微薄片分析、技术类型学、空间分析和拼合研究等手段,探究遗址石料类型、来源、开发利用策略与空间组织方略。研究表明,桦阳遗址该文化层为一处原地埋藏的石器制造场,较为完整地保存了距今约1.4万年前人类活动的原始面貌。遗址中源于附近河滩的多种原料被开发利用,不同类型的石料依据史前人类的生产生活需求被加工成不同的目标产品,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序列,并且不同的原料-技术产品呈“堆块”状分布于遗址的不同部位,显示出桦阳史前人类对石料资源高度的认知性、选择性与开发能力,以及清晰的技术与空间组织策略。
图2桦阳遗址周边石料分布情况(岳健平、杨石霞供图)
基于小兴安岭南麓遗址内和遗址间的石器组合对比,研究者认为该地区史前人类的石料开发利用策略在距今约1.5-1.4万年较此前阶段发生了重要转变,呈现出本地化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此时期的古人类采取本地化的原料采备策略,集中开发遗址附近不同类型、不同质地的石料资源;另一方面,不同的石器生产策略被运用于开发不同的石料,在石器原料、打制技术、工具类型等方面均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上述转变连同陶器的出现指示距今1.5-1.4万年前后小兴安岭南麓人群流动性的降低,以及人群栖居策略由迁居式向后勤式移动的转变,并进一步显示出与晚冰期气候环境变化以及人口增长的密切联系。
图3桦阳遗址主要原料生产序列(岳健平、杨石霞供图)
该项研究系统揭示了小兴安岭南麓地区更新世末期人类对石料资源的采备和开发利用策略,为探究晚更新世东亚与东北亚人类行为的演化以及人类-环境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从石器视角出发思考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或新石器化历程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该研究由安徽大学历史系、中科院古脊椎所、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研究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德国马普学会等的资助。
责编:韩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