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简介
莲花大道是湘潭县大鹏西路至湘莲大道的一条快速干道连接线,也是湘潭县“五纵六横十六支”公路网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设计起点为易俗河镇雷公塘莲花大道与大鹏西路交叉口处,经易俗河镇京竹村、赋江村、飞龙村向南展线,在设计终点处与县道X016形成平面交叉(图一)。大道全长5.83公里,按照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80 km/h,路基宽度为30米。
图一 莲花大道规划线路及发现文物点
为了解该项目范围内的文物埋藏情况,受湖南省文物局委托,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湘潭县博物馆等相关单位,组织专业的考古钻探人员组建了莲花大道文物调查勘探队,对本项目沿线进行了全面的文物调查勘探工作。
二、调勘经过
根据工程方征收拆迁工作的进度,调查工作分时段断续开展,自2020年5月中旬开始至9月底结束。
调查勘探过程中,调查队首先查阅相关文物志、文物普查资料等相关文献,了解这一区域以往的文物考古工作情况。同时,在实地踏查初步掌握建设项目涉及和影响的文物区域基础上,在有可能存在文物的区域进行梅花点布孔法考古钻探,并在确定文物埋藏区域进行重点勘探,采取探铲钻探、探沟法等方法相结合(图二、三)。
图二 考古钻探工作照
图三 考古钻探工作照
三、文物点简介
通过现场调查工作,湘潭县大鹏西路至湘莲大道连接线工程红线区域目前共发现有2处文物点。
1、雷公塘墓群
位于易俗河镇京竹村雷公组长巷子。其西面约1.2公里为涓水,北面约2公里为湘江。在全国第二、三次文物普查中均登录在册。
该墓群所在为丘陵地貌,网纹红土发育,地势较高,高出周围平地数米,海拔52米。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中雷公塘墓群的调查介绍,在山体上较高处分布有东汉至晋时期的墓葬,地面暴露有砖室墓,山腰至山脚处多见有东汉时期的青灰墓砖。2019年,在配合建设湘潭联海商贸城的项目过程中,湘潭市县文物工作者在墓区的西北侧亦发现和发掘了一批汉代土坑墓。
此次调查中,在墓区的北面山体缓坡的地表发现有一些散乱的东汉时期墓砖,为青色残砖,部分砖面可见饰绳纹、菱形纹等,但暂未勘探发现明显的砖室墓,或墓葬已被后期毁坏(图四)。
图四 地表采集墓砖
在一处取土的断面处发现一座墓葬(暂编号为M1),平面形状应为长方形,宽约0.8米,残长0.9米,残深约0.5米。墓葬内填土为灰褐色,墓内暴露的随葬器物有青釉盘口壶一件(图五~六),初步推断墓葬的年代为宋代。
图五 M1发现现场
图六 M1内发现瓷器
此外,在丘陵顶部勘探发现有土坑墓(图七)。以其中一座为例,钻探土样显示该处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三层:①层为黄褐色土层,土质较紧,厚度75—95厘米,为墓内上部填土;②层为红褐色花土,较紧密,厚度约80厘米,为墓内下部填土;③层为红色网纹土,土质紧密。勘探至底部时触碰有异响,推测应为随葬器物。该墓为南北向,长约3米、残宽约1.5米(部分被其侧房屋破坏),根据以往的发现推测其时代为汉代。
图七 发现的土坑墓及周边环境
2、雷公塘遗址
遗址的位置也在上述雷公塘墓区内,主要分布在山体的北部山坡(M1所在处)。通过断面观察和探沟发掘方式,在遗址发现多处坑状遗迹(暂编号为H1~H5),大小各异,平面形状主要为不规则形或长方形(图八)。遗迹的堆积中均能发现数量较多的酱色、白色、黄色等各种釉色的瓷片,在地表也采集有少量青花瓷片。可辨器形主要为碗、壶、碟等日常器皿。
图八 遗址发现的坑状遗迹
以H1为例(图九),其东侧部分被毁坏,残存平面形状不甚规则,南北长约5米,东西宽约2~3米。坑壁呈缓斜坡状,底部较为平坦。据地层显示,其直接开口于现代农耕土层下,该处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二层:第①层,为黄红色花土,土质较紧,有瓷片等遗物,由西南向东北呈坡状分布,厚度20—30厘米。第②层为灰褐色土,土质较松,厚度约50厘米,包含有瓷片等遗物。其下为红色生土,土质紧密。
图九 灰坑H1平面分布
根据堆积的地层关系及包含物,推测这些遗迹的年代可能为宋元至明清时期。目前对这几处遗迹的性质等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有待接下来正式的考古发掘。
(图文转自:湖南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