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瓷器 玉器 铜器 紫砂 文玩 宝石 水晶 考古发现 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考古发现>考古现场
浙江临安衣锦城:吴越王钱镠新建的第一座城
时间:2021-01-21浏览:15

五代吴越国衣锦城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城址平面总体呈东南缺角的不规则五边形,面积约0.47平方公里。据文献记载,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钱镠始筑营垒于临安茅山(今太庙山);大顺元年(890年),敕额“安众营”;光化二年(899年),敕升安众营为衣锦营;天复元年(901年),升衣锦营为衣锦城;天佑四年(907年),升衣锦城为衣锦军。吴越国纳土归宋后的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衣锦军为顺化军,次年废,并恢复临安县名。2017年以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临安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在配合城市基本建设的考古工作中较系统地对衣锦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及勘探,取得多项重要收获。

W020210121414726969168.jpg

城址历史复原图(上为北)

2017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区政府内发掘揭示了衣锦城内北部大型建筑基址,包括建筑台基、排水沟、庭院砖墁地等。其中,建筑台基座西朝东,揭露长11.50米,宽12.25米,台基上柱础(坑)东西向间距为10.48米,南北为5.63米,规模宏大。经发掘出土有大量瓷片及铜钱、青砖、板瓦、筒瓦、瓦当残件等遗物,并于部分青砖上发现“大唐”“官”“官用”等文字。

W020210121414727104241.jpg

衣锦城北部大型建筑遗址全景(区政府内,上为北)

2019-202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原城南小学区块发掘揭示衣锦城南城墙和南城门遗迹。南城墙为近东西向,揭露长149米,由城墙和城墙基础两部分组成。城墙底宽8.23米,残高0~0.75米,南壁残存长方砖错缝叠砌包边,砖长33~36、宽16~17、厚5~7厘米不等。城墙基础底部宽25.70米,南侧用鹅卵石、北侧用长方砖包砌,中间全部用沙、石、土夯筑。

城墙内紧邻城壁处有散水和道路,均为东西向。散水宽0.83米,由长方砖铺筑,砖长36、宽17、厚7厘米。道路部分仅存路基。道路北侧为一东西向的大型排水暗沟,沟内宽0.9~1.15、残深约1.18米。门楼墩台西侧南北向大型排水暗沟与之相连,残长16.07、宽1.35米,沟内宽0.55、内深0.88米。

W020210121414727125436.jpg

衣锦城南城墙遗址及城内建筑全景(上为北)

W020210121414727155553.jpg

南城墙砖包边(上为西)

W020210121414727207644.jpg

大型排水沟遗迹(南城墙遗址,左为北)

揭示的城门位于东西向南城墙的中部,城楼墩台南北宽17.4米,东西残长10.5米。城楼北侧尚可见通城门的道路残迹,一门三道,三条道路紧邻,宽4.6~5.9米不等。

W020210121414727239384.jpg

南城墙遗址南门及道路遗迹(一门三道)

除南城墙、城门及道路外,还在发掘区北侧发现有院落、水井、排水沟等遗迹。院落位于发掘区的北部,揭露两组,为东西向并列分布。两组院落结构分布相同,分别由门址、围墙、通道、散水、房屋台基、柱础石等组成。两组院落东西向揭露长约50米、南北向揭露宽25.2米。其中,两处门址均朝南,形制规格基本一致,其台基长6.8、宽6.1、残高约0.3米。两门址向南均通道路,路宽4.6米,南北向,残存路基及其两侧砖砌散水。该道路向南与紧邻城墙的东西向道路垂直相接。整个院落布局严整,并规划有完善的排水系统。

W020210121414727266362.jpg

南城墙北侧城内建筑遗迹(上为北)

W020210121414727292284.jpg

南城墙北侧城内建筑遗迹—门址(上为北)

在发掘区中部,院落东西两侧各发现水井一口。井台近方形,东侧井台边长约3.3米,西侧井台边长约3.15米,均用长方砖砌成,周缘设排水沟。井口内径均约0.8米,井壁上部用长方砖、下部以鹅卵石砌筑。东侧井深6.76米,西井深7.1米。

W020210121414727326451.jpg

南城墙北侧城内建筑遗迹—水井(上为南)

W020210121414727342499.jpg

大唐砖(区政府内吴越国建筑遗址出土)

W020210121414727374952.jpg

鸱吻(衣锦城南城墙遗址出土)

W020210121414727399913.jpg

莲花纹瓦当(衣锦城南城墙遗址出土)

W020210121414727419439.jpg

筒瓦(衣锦城南城墙遗址出土)

W020210121414727437521.jpg

越窑青瓷执壶(衣锦城南城墙遗址出土)

W020210121414727561974.jpg

越窑青瓷碗(衣锦城南城墙遗址出土)

此外,通过近年来的考古调查及勘探,已基本明确该城址城墙、城门、护城河及城内道路等框架性遗存和三世祖庙、生词等重要建置的分布情况,并在配合基本建设中对城址周边如光孝明因寺、彭祖庙等相关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

光孝明因寺遗址位于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功臣山西南部钱坞垄,其西北侧有锦溪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处于临安中心城区的南部。该寺应始建于911年,由钱镠施舍其住宅创建。钱弘俶纳土归宋后的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额为“净土禅寺”,南宋和明初时均有重建。经考古发掘,共发现三组不同时期的建筑遗迹,其中第一组遗迹年代最早,应属五代吴越光孝明因寺和宋代改额的净土禅寺,包括一号殿址、二号殿址、水井、东西廊房基址和散水等。

彭祖庙遗址位于杭州市临安区八百山西南麓,西邻紫藤山,南侧为科技大道。2018-2019年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夯土台基、散水、天井、道路等遗迹,分布面积约2100平方米。其始建年代应为五代吴越国时期,南宋时有重修。中轴线上主殿台基为正方形,边长13米,台基四周附以散水及庭院。吴越国钱氏尊彭祖为其先祖。根据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五记载“八百山在县东一十里,有三峰甚高,中峰号大将山,西峰号紫藤山,东峰号八百山,周九里,按旧志云彭祖尝居此”。卷七十四记载“彭祖庙在县东一十里”。遗址位置与此记载相符。发掘中,出土有“紫藤”墨书碗底,亦可与文献记载相印证。

W020210121414727589900.jpg

彭祖庙遗址全景

W020210121414727602348.jpg

紫藤碗底

衣锦城是五代吴越国一座极为重要的城市,是“一军十三州”中衣锦军军治所在,也是吴越国王钱镠的葬地。

考古工作表明,衣锦城是晚唐五代时期钱镠新建的第一座城,揭示的一门三道、整齐有序的院落格局、完善的排水系统等既是吴越国王城规划体系的再现,也是我国古代南方山水城市规划的重要例证,一系列建筑遗迹及其构筑材料的发现,是对久负盛名的吴越国营造技艺的一次集中反映,而且从城到陵的变革使之成为我国古代城市与陵墓发展史上“城—陵”体系的一个特例,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杭州市临安区文物保护管理所

(图文转自:“文博中国”公众号)

本文标签:
热门文章
全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