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晚期人类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其演化、扩散研究备受学界关注。
东北地区细石叶工业的发展、新文化因素的出现与气候变化。图片来自研究团队
中国科研团队最新研究表明,约2.8万年前,初始细石叶技术传入中国东北地区,其后随着末次盛冰期(距今约2.5万-1.9万年)气候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细石叶技术在东北地区完成了“标准化”进程,逐渐形成“北方系细石叶工业”传统。在梳理已有数据和近年来的新发现的基础上,科研团队创新提出北方系细石叶工业的“东北地区起源假说”。
“初始细石叶工业”与“北方系细石叶工业”的传播与扩散。图片来自研究团队
古人类重要技术创新
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和安徽大学历史学院、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等合作,最新完成中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细石叶遗存(距今约2.8-1.2万年)相关研究的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在线发表。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杨石霞副研究员指出,处于更新世末期的深海氧同位素2阶段(MIS2)(距今约2.9万-1.4万年)是第四纪(约260万年前至今)气候转型的关键时期,曾发生一系列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气候突变事件及短期的冷暖交替过程,同时也见证了人类技术、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重大转变。
作为MIS2阶段的重要技术创新,细石叶技术在东亚和东北亚地区广泛分布,对于探讨石器技术演化、人群迁徙与扩散、生态适应等学术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细石叶工业构成技术共同体
论文第一作者、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岳健平博士介绍说,中国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十字路口,具有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和多层次、多样性生态环境特征,区域内第四纪沉积敏感记录了更新世晚期快速气候变化事件,且与全球性气候事件具有良好对应关系。
经过长期考古调查与发掘,东北地区积累大量的晚更新世细石叶遗存,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长白山地和小兴安岭南麓等地区,主要包括西山头、林富、大兴屯、后套木嘎、和龙大洞、枫林、小龙头山、桃山、桦阳、十八站、小南山等遗址,年代由距今2.8万年延续到更新世末的1.2万年,大体相当于MIS2阶段。
合作团队综合研究发现,中国东北上述细石叶遗址在地理位置、石器类型、毛坯生产和工具加工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相似性,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技术共同体;松嫩平原、长白山地和小兴安岭南麓等地理单元发现的细石叶遗存也呈现出一定的区域特征,石料资源的分布、尺寸与可获性等对细石叶工业内在区域性的形成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东北地区细石叶工业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显示出与气候、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
中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植被区划与细石叶遗存分布。图片来自研究团队
形成“北方系细石叶工业”传统
岳健平称,MIS2阶段初期,气候开始转冷,发轫于西伯利亚南部的出现期或初始细石叶技术向东、向南扩散,进入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
随着末次盛冰期气候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细石叶技术向标准化方向发展。其中,中国东北地区的细石叶技术逐渐形成以两面预制的楔形细石叶石核和压制剥片为特征的细石叶工业传统,即“北方系细石叶工业”。
他说,末次盛冰期以后,北方系细石叶工业在东北地区仍长期盛行,并与新出现的文化因素,如制陶技术、磨制技术以及石斧、石锛、石凿等新的器物类型共存。
提出细石叶“东北地区起源假说”
杨石霞表示,通过综合考察中国东北及周边地区相关遗存的分布与年代,研究人员进一步在东亚和东北亚的视野下探究北方系细石叶工业的起源以及技术的传播与扩散,并创新性提出北方系细石叶工业的“东北地区起源假说”。
该假说认为,初始细石叶技术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后,在末次盛冰期初期阶段的长白山地区逐渐走向标准化,并形成以两面预制的楔形细石叶石核和压制剥片为特征的北方系细石叶工业。这个工业传统一经形成后,迅速向朝鲜半岛和北海道地区扩散。在末次盛冰期相对较暖阶段,北方系细石叶工业逐渐由环日本海北部地区向外扩散,西至西伯利亚南部,北至俄罗斯远东和亚库特地区,并最终经由白令海峡进入北美大陆。
探究细石叶技术人群传播与扩散
杨石霞认为,本次研究通过综合梳理和探讨中国东北地区细石叶工业的共性、区域性与时序性,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并在东亚与东北亚视角下探究“北方系细石叶工业”的起源、发展与扩散,将有助于全面认识东北地区细石叶技术的来源、发展与特征,探索技术演化与气候环境的关系等。
其中,有关北方系细石叶工业“东北地区起源假说”的提出,也为进一步理解东北地区细石叶工业在东亚和东北亚的关键地位,深入探究细石叶技术人群在欧亚大陆的迁徙与扩散、美洲早期人类活动等问题提供参考。
她强调,对于上述问题更深入的解答和进一步的论证,还亟待后续更多开展相关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
(图文转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