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酓章剑
剑长体,宽刃,有格,圆柱柄,有镡。剑身上刻有铭文15字:“楚王酓璋为从口士,铸用剑口用征口。”
铭文记录了楚王酓璋为从征将士铸剑,作为征伐之用。此剑为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出土
剑,古代贵族和战士随身佩带用以自卫进行格斗,可斩可刺的兵器。《释名释兵》“剑,检也,所以检非常也。又,敛也,以其在身时,拱敛在臂内也”。《说文》“剑,人所带兵也,从刀佥声”。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佩剑还有表示等级身份的意思。《考工记•桃记》载士阶层的人,因所佩长短重量之不同,称之上制、中制、下制而分别为上士、中士、下士。
剑始于何时,现无确切的发掘资料可证。不过西周早期的剑,形式已经相当成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中所出的带有透雕龙纹鞘的剑,其剑体,和梅原末治《殷墟》一书中所载的骨矛形式一致,那末这骨矛就应该是骨剑。这说明商代可能已铸造青铜剑。剑在西周早期已很流行,其变化特点是剑体愈益增长,春秋晚期至战国是青铜剑最盛行的时代,汉代铁剑流行后,青铜剑才逐渐减少。
剑一般由剑身和剑把两部分相成,每个部位各有其专名。但是,各家对部位的专名定名不尽一致,这里参照有关记载,对各个部位的定名如下:
剑各部位名称示意图
剑身部分,前端的尖突称为“锋”,中央一条凸起的棱称为“脊”,“脊”两旁称为“从”,“从”两面的刃称为“锷”,合“脊”与两“从”称为“腊”。剑把部分,圆形或扁形的把称为“茎”,“茎”和“腊”连接处呈凹字形或中间条形物起护手作用的,称为“格”,又称为“镡”。“茎”末端的圆形内凹的部位称作“首”。绕在“茎”上的绳称为“缑”。盛放剑的外套,称为“鞘”。“鞘”的顶端的玉饰称为“珌”,中部穿带的玉饰称为“珥”,又称“璏”。这种剑的剑格和剑首若为玉质的,称之为玉具剑。
剑的形制的发展变化,大致为:
一、早期短剑(西周早期)
典型式样有:
1、长三角形腊扁茎式。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出土一件带鞘的长三角形腊扁茎式青铜剑,整个形体较短,剑腊狭,呈长尖三角形,扁茎,无明显的脊,只是稍隆起,并有透雕龙纹鞘。(西周早期)
龙纹扁茎剑 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出土
2、柳叶形扁茎式。其整体呈柳叶形,沿锷磨成圆锋锐角,腊中央略微隆起,没有剑格,腊和茎没有明显的分界,茎扁而有两穿。(西周早期)
扁茎剑 陕西长安张家坡206号墓出土
二、薄腊无格圆茎剑(春秋早、中期)
1、薄腊圆茎短体式,其腊如叶状,中脊起棱,至从末端延长成为圆茎,虽茎较为细长,然而整体仍为短剑式,有首,剑的部位除格之外,都已出现。(春秋早期)
圆颈剑 河南三门峡市 上村岭出土
2、薄腊圆茎长体式,形如短体式,腊薄而长,脊延长为茎,圆首。(春秋早期)
圆颈剑 河南三门峡市 上村岭出土
3、薄腊锐下圆茎式,其腊扁平而薄,锋断,下端斜收呈尖锐状,脊凸起延长成圆茎,但无首亦无格,有象牙剑鞘。(春秋中期)
圆茎剑 河南洛阳中州路出土
三、无格斜从扁茎剑(春秋晚期)
1、无格斜从扁茎式。两从较宽而腊短,中脊呈直线状隆起,两从微斜而凹,下端平,无格,或格不连铸,扁茎有穿。(春秋晚期)
扁茎剑 河南洛阳中州路出土
2,无格凹脊扁茎式:腊狭长,中脊呈弧形凹下,两侧突起形成血槽,两从甚狭,扁茎。(春秋晚期)
扁茎剑 河南洛阳中州路出土
3,无格凹从狭前锷扁茎式:腊下段较宽,上段收狭。两从凹陷呈血槽,这是较为进步的设计,茎扁,无格。(春秋晚期)
扁茎剑 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
四、厚格剑(春秋战国之际至战国中期)
1,斜宽从狭前锷厚格圆茎式:脊呈直线,斜从而宽,前锷收狭,甚锐利,作倒凹字格,较厚,圆茎,剑首分铸,首孔中嵌有琉璃。(春秋战国之际)
越王勾践剑 湖北江陵望山出土
2,斜宽从狭前锷厚格圆茎有箍式:形如上式,前锷所收略同,格亦倒凹字形,但圆茎上有两道箍,便于缠缑。(春秋晚期)
吴王夫差剑 《中国殷周时代的武器》图336
3,斜宽从厚格式:腊长而两从保持平行,至锋处尖削,厚格倒凹字型,圆茎有箍。(战国中期)
圆茎剑 湖南松滋大岩嘴出土
五、薄格剑(战国早期)
1,长腊斜宽从狭前锷薄格式:形如上1、2式,薄格,圆茎无箍。(战国早期)(下图)
楚王酓章剑 《中国殷周时代的武器》 图338
2,短腊斜宽从薄格式:两从均匀,腊较短,剑格薄,圆茎无箍。(战国早期)(下图)
楚王酓章剑 安徽淮南蔡家岗赵家孤堆出土